来源: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发布时间:2024-04-28 18:54:45
作为千百年来人类表达情感最细腻的一种方式,书信如今已不再是人们化解思念的唯一寄托,而曾经在岁月里承载书信、传递友谊的方寸使者——邮票也逐渐弱化了作为邮资凭证的传统功能。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感叹它的没落,邮票已勇敢地拂去历史的尘埃,凭借丰富的选题、精美的设计、高超的工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华丽转身成为当今收藏爱好者的宠儿。
在外人看来,邮票发行工作十分神秘,它诞生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也大多不为人知。2016年10月,笔者从江苏省集邮公司来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工作交流,在亲身经历了选题论证、设计组稿、专家走评、图稿修改、工艺研究、印制看样等诸多环节后,终于得以一探邮票发行工作的“庐山真面目”。
近年来,我国的邮票发行工作始终遵循时代性、传统性和系列性的特点。2017年的邮票选题紧扣国家大事、要事,半年间相继发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际禁毒日》等纪特邮票,下半年还发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中国人民建军九十周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等纪念邮票,成为中国宣传重大战略和大政方针的窗口。
在传统性方面,上半年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精品邮票陆续登场,《千里江山图》《春夏秋冬》《红山文化玉器》《中国恐龙》《儿童游戏(一)》……往往邮票还未面市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在系列性方面,《拜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在上半年发行,下半年《外国音乐家(二)》也将如期而至,完美延续经典。
众所周知,系列邮票论证的难度很大,想要取得突破更是难上加难,就如今年的《拜年》邮票,原本看似很稳的选题就遇到了民族问题。按计划,今年的《拜年》邮票会表现“迎年”的场景,欢欢和喜喜一人登高贴年画,一人手持吊钱,形象生动活泼。虽然设计早已完成,但由于该系列已连续发行了两年,其表现风格和画面元素均缺乏吸引人的亮点。不出意外,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有领导提出,我们党和国家历来格外的重视民族问题,历年春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到少数民族聚居区给他们拜年,这是一项光辉的传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邮票为什么不能表现这份“民族情”呢?此时已是2016年11月中旬,距邮票正式发行不足两月,除去印制和发运的时间,留给我们修改方案的时间已不足10天。“就当是对咱们这支队伍的检验吧!”会议室里,领导的话重重敲在每个人心里。
如何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延续《拜年》邮票的喜庆风格?怎么样确定各民族在发行上的先后顺序?一系列问题摆到我们面前。为了尽快找到足够权威的论据来“立住”选题,我们向国家民委求助,民委文化宣传司和民族政法司的领导经过共同商议,充分肯定了将民族元素引入《拜年》邮票的重要意义,并由此确定了今年《拜年》邮票的蒙古族主题。在确定图案内容后,我们同邮票编辑干止戈一起紧急联系了设计师吴冠英,请他做好改稿准备。此时距正式印制的日期已不足一周,吴冠英争分夺秒重新创作设计的具体方案。最终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拜年》邮票从策划到设计仅用了10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邮政先后发行了“中国梦”系列、《海上丝绸之路》等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题材的邮票。3月9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正式发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政治题材邮票由于受到政策、范围和可用元素的影响,设计风格往往较为单一。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邮票发行部门采用了多方约稿、竞争选稿的方式,最终,广西的“80后”美女插画师邹庆脱颖而出。为进一步突破创作瓶颈,在组稿的最后阶段,我们决定在进一步精炼元素的同时,让所有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经过几天连续奋战,《京津冀协同发展》邮票雏形初现,邮票画面采用鸟瞰视角构图,巧妙将交通一体、联防联治和产业对接三个主题的元素有序衔接,在方寸间绘就了三地协同发展的广阔蓝图。
今年的政治题材邮票中有一套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我们首次邀请了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设计,继续对政治类题材邮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他运用电脑写实技术,跨越空间的概念将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描绘出香港今日的繁华,凸显了香港作为创新发展的国际都市的魅力。
我国发行的邮票中,邮票名称为四个字的虽然不少,但其中具有较强文化情趣和文化意味且一字表一物的并不多。近10年来先后发行的《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均属于这一类,加上2006年发行的《文房四宝》,不过5套。
今年春分时节,《春夏秋冬》特种邮票正式发行,该套邮票特别邀请了中国美术界大咖——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创作。从邮票组稿的角度看,名家光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图稿质量会相对有保障,另一方面,对一些原创绘画类的题材,画家本身即权威,会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一旦碰到需要调整修改的地方,往往很考验邮票发行部门的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就如这套《春夏秋冬》,画家从民俗角度入手,结合柳、荷、穗、梅等代表四季的物象,反映出不同的季候特征,切入点非常巧妙。然而初稿中虽有四季元素,却少了四季氛围,主题不够明显。对此,冯老师认为没必要为了渲染气氛而画蛇添足。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冯老师决定让我们先试试看。几天后,我们带着几种方案再一次拜访了冯老师,看到完善后的方案,冯老师先是意外,随即赞叹,本以为我们是较真,但是没有想到我们是如此认真,他当场选出一套方案。至此,《春夏秋冬》前期的组稿工作也圆满完成。
根据选题论证规划,《西游记》系列与《红楼梦》系列一样,采取隔年发行的方式,各发行5组。看到邮票的朋友们显而易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一)》版式二的边饰为云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版式二的边饰为水纹,是因为第一组以大闹天宫的场景为主,而第二组中的白龙马、八戒和沙僧均与水有关,故在边饰上融入了水纹,两组元素遥相呼应,又契合了各自的表现内容,接下来的第三组也将延续这样的表现手法。
上半年最精彩的一套邮票当属《儿童游戏(一)》,邮票一发行便被视为开创了儿童题材邮票的新系列。其实,这套邮票原计划只发行4枚,内容和最后6枚定稿中的游戏也没有重合。做出这一改变的原因,是我们联系民俗专家王作楫和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后,听他们讲了许多关于游戏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才最终定下这六个最怀旧的主题。为了体现浓浓的怀旧气氛,找到比较合适的设计师显得至关重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了漫画家景绍宗,几番沟通之后,景绍宗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为了传神地描绘孩童的灵动和可爱,景绍宗邀请了一些儿童玩这几种游戏,捕捉具有童真、童趣的细节动作,同时寻找经典角度进行构图,版式二的边饰则以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出现的北海公园为背景。这位自称“老北京”的“80后”不负众望,以质朴纯真的设计带领我们回溯童年的美好记忆,其表达的精神内涵和意义也早已超脱于画面之外,深深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邮票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的新趋势,慢慢的变多的尖端“黑科技”被应用到邮票的设计和印刷中。AR技术、荧光油墨技术、多媒体技术、香味油墨、盲文印刷、冷烫和激光雕刻技术相继在邮票中出现。
我国上一次在邮票中表现恐龙还是在1958年,当年发行的特22《中国古生物》邮票中出现了禄丰龙骨架和复原图的画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印有恐龙形象的邮票。而今年5月发行的《中国恐龙》是我国首次以恐龙为主题发行的特种邮票,发行计划一公布就获得了邮迷的普遍关注。该套邮票由著名科学艺术家赵闯设计,丹麦著名雕刻师马丁·莫克携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的6名雕刻师集体创作完成,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工艺上,邮票使用了无色荧光油墨的印制技术,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恐龙的骨骼透过皮肤清晰可见,此前,世界上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恐龙邮票中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工艺和设计。最新的考古研究证明,小盗龙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黑色和蓝色光芒,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展现羽毛的光泽和质感,我们还首次在邮票中使用了柔印光变油墨工艺,邮票中小盗龙黑色的羽毛在不同的角度下可以呈现蓝绿变化。不仅如此,邮票厂铭还首次采用无墨雕刻的方式印制,全张及小型张则使用了两种不一样的形状的恐龙造型的齿孔,兼具趣味性和防伪性,在喷码的位置也表现了五种不一样的种类的恐龙形象,引起了邮迷集藏的兴趣。
《凤(文物)》是2000年发行的《龙(文物)》的姊妹篇,表现了不同朝代最具代表性的6种凤文物,两套邮票均由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这套邮票可以说是今年邮票工艺上的扛鼎之作,我们首次在同一套邮票中使用6种工艺。在第一枚玉凤中,为了打造玉器晶莹润洁的质感,我们首次在邮票中加入了玉石粉,再现了古玉独特的东方神韵;第二枚晋侯鸟尊特别邀请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雕刻师进行创作,仅用细腻的雕刻线条就将青铜器斑驳的纹饰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三维压凸工艺则使用在第三枚青釉凤首龙柄壶上,突出了瓷器的质感和体积感;第四枚金凤使用了压凸和热烫的工艺,将金属膜附着于上,完美还原了文物的华贵风貌;“通经断纬”是缂丝区别于其他织造技法的最大特点,为了表现这一特征,我们在第五枚邮票中使用了局部冷烫工艺,展现了缂丝凤穿牡丹团花巧夺天工的缂丝工艺;第六枚青花凤穿牡丹纹罐使用了光油效果,画面细节丰富、层次清晰,瓷器呈现出完美的“宣德蓝”。
在2月底发行的《商务印书馆》中,设计者夏竞秋通过对其标志的图像化演绎,将一本打开的书和“商”字作为邮票的主体图案。在遴选设计稿时大家认为“商”字的出现过于突兀,打算在后期调整时修饰掉,可设计师认为“商”字作为商务印书馆的身份标识,反映了商务印书馆的百年风雨历程,也是画面的点睛之笔,参照人民币中常用的光彩变色防伪墨丝网印刷技术,可以使它散发出金属般细腻的光泽,在变换角度时还能产生变色效果,寓意商务印书馆历久弥新的文化坐标。经过几番深入讨论,这套方案最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不少细心的邮迷已经发现,2017年邮票的版张边饰出现了不少新鲜元素。从《商务印书馆》开始,今年邮票版式二的色标不会再使用单一的圆形色标,开始根据邮票主题变换不同的色标形式,如这套《商务印书馆》,设计师就精心设计了书籍剪影造型的色标,这也是邮票边饰设计的一项突破。除了色标设计的变化之外,《红山文化玉器》邮票在版式一的边饰上也打破常规,采用过桥的版式,使用了烫印、压凸工艺印制。
说起来,这套邮票原本叫作《红山玉器》,但在论证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有经验的人指出,红山特指内蒙古的一个地区,红山文化则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维持的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包括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根据邮票内容,应该是想表现“红山文化”而不光是“红山的文化”,所以应加上“文化”二字。在设计上,设计师将文物的三视图作为邮票背景并使用金线描边的工艺,突出了红山文化玉器简洁、朴素、大美的特点,轻笔淡描间折射出红山文化历史的光辉。
继前几年发行《长江》《黄河》《长城》等彰显民族气魄的全景式邮票之后,又一鸿篇巨作《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在年初发行。设计师王虎鸣在古画高清扫描图的基础上,通过对画面中一草一木的精心修补和色调还原,配合后期调频精确印刷技术,重现了《千里江山图》成画时的万千气象,达到了影写版邮票的较高境界,为此类邮票树立了新的标杆。
2017年已经过半,许多题材好、设计佳、工艺精的邮票相继面市,而下半年的邮票图稿在保持上半年高水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挖掘新潜力、找寻新亮点,陆续完成了论证和组稿工作。
将要在“七夕”发行的《喜鹊》特种邮票延续了前两年《鸳鸯》和《相思鸟》的爱情主题,在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也将保持一致。《喜鹊》论证和创作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画面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得已进行了二次约稿,经过再三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龚文桢进行邮票图稿的绘制。龚老已年逾古稀,起初颇有推脱之意,但当我们提到会使用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工艺来表现这枚邮票时,龚老一下来了兴致,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收稿后,在鉴定时有专家提出,两只喜鹊姿态各异,但角度差异较大,从同一个视角很难观察到同时处在这样角度的两只喜鹊。带着专家意见,我们再次找到龚老,由于画面调整较大,忐忑间还未想好如何开口,不料,龚老已然看出我们的难处,在最大限度地考虑专家意见之后,他主动提出重新绘制,并从艺术角度和科学角度反复推敲、修改,只一周工夫,两只鲜活的喜鹊、几枝鲜艳的梅花便跃然纸上。
2010年发行的《外国音乐家》纪念邮票表现了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四位西方古典音乐的巨匠。时隔七年,中国邮政将继续发行《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表现舒伯特、李斯特、肖邦和这四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该套邮票使用人物肖像、曲谱、签名为画面主要元素,在色调上,《外国音乐家》使用了银色表示古典,《外国音乐家(二)》则使用金色来体现浪漫。马丁·莫克将再执雕刻工具,将西方音乐艺术灿烂辉煌的历史凝于永恒,在方寸舞台奏响西方音乐史中的精彩乐章。
在下半年的政治题材邮票中,我们稳中求进,约请了几位年轻设计师参与《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图稿创作。除此以外,我们还约请了一位留英插画师参与创作将于9月份发行的《科学技术创新》,希望可以以绘画和设计的手法来表现近年来我国的五大科技成就,突破以往使用实景照片贴图的创作风格。
当前,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坚持文化自信成为当今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纵观2017年邮票发行计划,传承经典与突破创新成为主旋律,而无论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每一枚邮票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核。“民族复兴,必有文化之功”,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随时代的进步,一切都显得变幻莫测,邮票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不像千金难买的名画、古董那般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它貌不惊人,置身大时代的洪流中,始终不疾不徐,在方寸间反映着不同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体现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常感慨时间的力量,邮票的力量亦是如此,它可以很安静,但绝不会平静,在逐渐褪去作为邮资凭证的“外功”之后,邮票与生俱来的“文化内力”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沉淀,历久弥新,它所承载的家国之爱和民族之情,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是愈显珍贵。